Warning 警告

Copyrights 版权
All text and images contain in this blog are NOT to be republished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所有文章与照片版权属作者拥有,欲使用任何照片或使用文章之部分内容,请来信与作者接洽。若被取缔将采取法律追诉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henyang.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henyang.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August 02, 2012

纯属感受:写在沈阳(肆)-老边饺子

(网络随聊)

来沈阳的游客一定都会到知名老店《老边饺子》去祭五脏,当然我也不脱俗,选在离开沈阳之前特地到位于中街的总店去品尝。

《老边饺子》有其漫长的历史背景,自清代道光八年(公元1829年)创办人边福自河北迁居来到沈阳就开始售卖饺子,但生意则不怎么好。直至清代同治七年(公元1870年)第二代传人其儿子边德贵继承了父业,并且将饺子内馅做了改良,《老边饺子》这块招牌才逐渐打响名气…。



对于饺子,南方人比较不热衷,总觉得它似点心不给予「吃饱」的感觉,若平时就只是吃饺子来充饥,真的是有够单调。若整桌呈上尽是各式各样的饺子,固然看似精彩,其实对我们这些从外地回来的华侨则更是乏味及无趣。

说起中街这家店面,据说是多数来沈阳做客的人都会选择前往的店面,扛着沈阳知名百年老店的招牌,无论于店面的整洁程度、用餐环境、服务及服务员的素质,总应该有一定的水平及要求,但可惜的是,餐桌、餐具、餐馆及服务员的服务都属不合格的范围内,服务员连最基本的礼貌,和其他员工之间对谈时彼此的叫嚣和喧哗,餐馆给予人一种不受控制又极度不耐烦的氛围…。

我个人并不排斥吃饺子,但极限顶多在十颗以内,再多也提不起兴趣。当地友人点了餐馆受欢迎「三鲜饺子」及招牌饺子两样,原本还要点「雪花煎饺」,但于非繁忙时段服务员竟然说还要等上至少45分钟才吃得到,简直是鬼扯,因此直接放弃,反正居住的公寓附近商场内的食阁内也有一摊《老边饺子》连锁摊位,即使生意再好也无需让顾客等那么久。

后来前往食阁点「雪花煎饺」,仅是等上10分钟的时间,而且其水准更是让我意外,煎饺才真的是达到所谓的「皮薄」水准,口感也比中街店面还优质。



除了饺子外,还点了类似肉球的玩意儿以及类似糖醋排骨的菜肴。老实说,从踏进店内到点完菜,观其服务水平我已经失去了所谓的「期待」,对于会出现什么状况,我则完全没有兴趣去了解,只想快点吃完走人。

当食物一道道呈上桌时,光是用看的饺子那层外皮我就能直接给它打枪。其外型朴素毫无所谓的美感,他们自家标榜的「皮薄馅大」则完全没展现出来。皮厚我也就算了,但其口感不仅仅是以「硬」能够具体形容,还「扎实」到有些过份,感觉像是不纯熟的师傅用错了面粉所制成的饺子,丢掉似乎弃之可惜,所以干脆来个鱼目混珠…。

我真的不知道《老边饺子》于饺子的制作上有没有所谓的控管,比如饺子皮的薄度、包出来的形状大小、饺子的重量等,犹如台湾《鼎泰丰》(新加坡的不包括在内)般对每颗小笼包的每个细节上都严格把关以及有一定的要求。


在撰写这篇稿件前,我思考了很久,并且还从各方角度来看待和质问,是我对《老边饺子》有过多的期待?还是我太过苛刻?而身为沈阳如此重要且有地方代表性的百年老招牌,管理层以及餐馆内的所有员工又到底有没有在各自的岗位给予所谓使尽全力,同时又有没有捍卫这块招牌的精神?

我仅是餐馆的一个来客,一个远道而来的美食撰写人,一次餐馆用餐的经验之后,已经在心中产生「以后绝不光顾」的念头,《老边饺子》是否应该正视餐馆环境的卫生、饺子的控管、服务员的服务态度这些问题?

若《老边饺子》有意走出中国迈向国际,我只能说,先将我所提出的疑问解决掉,然后再思考,这样的品质达到水准吗?好意思呈上国际舞台吗?若这些问题都有了正面思考、公司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态度、解决掉最基本的品质及卫生问题,到时才亮出「天下第一」如此醒目的称号,不然仅是表面功夫,而且还如此不堪一击。



相关网站:
《老边饺子》官方网站
《老边饺子》互动百科
《老边饺子》百度百科
沈阳-搜狐旅游

备注:纯属私人造访,所有照片皆以使用Iphone拍摄。






Monday, July 16, 2012

纯属感受:写在沈阳 (贰)

(网络随聊)

来到沈阳两个星期,对于这地方的饮食我仍感到抱歉,所以尽量挑一些自己熟悉的食品。由于7月属夏季,沈阳到处都是售卖水蜜桃的摊贩,一个个红润饱满,即使不算甜腻也相当多汁。上回品尝了回族老字号《马家烧麦》,而这次也挑了沈阳另外一个较特殊的族群「朝鲜族」的美食来撰写。

不是基于「韩疯」而特别挑选朝鲜族,因为沈阳这地方有朝鲜族群汇集区,这里许多招牌都以韩文书写,乍看之下还真的有其风味。当然,我不能用南韩的先进来与这地方做比较,这地方无论怎么看都比较老旧,完全与所谓的潮流感扯不上半点关系。

在踏入餐馆时,我是饿到肚子咕噜咕噜的叫,我绝少会喊饿,即使我一整天下来不吃东西也不曾喊饿。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些天来在沈阳确实是没好好吃过一顿像样的餐饮,所以会有饿的感觉对许多认识我的友人而言还真的相当罕见。



餐馆内观其实还相当有风味,至少不让我感觉讨厌。于翻菜单时还相当舒服,唯一让我稍微屏气的是见菜单中有一道让我极不舒服的菜肴,「狗肉」。

我油然记得我以前有位摄影师老板于80年代末到韩国出差时误食狗肉,返新时在一项拍摄海报的工作时基于当时需小狗入镜,便安排两只狐狸狗加入拍摄工作。只见当两只狗遇见我老板时则不断的狂吠,似乎有深仇大恨,后来细问老板才知晓他在韩国友人请客吃饭时吃了狗肉……。这事件让我印象深刻,所以当我在点完菜时一再确认点的是烤里脊牛肉而不是狗肉才安心食用…。

固然饱食一顿,但与我同桌的司机则说了让我极度惊慌的一段话:「固然你没吃狗肉,但不保证厨房内的沾板没用来切狗肉!」


心里是极度排斥这个「间接食用」的想法,若返新时有狗狗对着我狂吠,我大概也知晓是发生什么事了。接下来的这几天,搞得我完全食不知味,只想多吃水蜜桃来充饥。

于居住的服务公寓附近的商场,近期开了家台湾连锁甜品店《鲜芋仙》,固然仅是连锁店但也足以让我喜出望外。虽然不能把芋圆、仙草或豆花当饭吃,但这些我非常熟悉的甜品至少能安抚我的心灵。我嗜吃甜品,尤其是仙草,在被一堆呛鼻的花椒味围攻之际,仙草的出现简直像是被搭救一般。

芋圆配搭仙草,外加红豆、珍珠及黑糖冰沙一碗售价RMB¥22(新币$4.40),售价固然不便宜,但能在异乡品到熟悉的滋味,我也甘之如饴。


相关网址:沈阳西塔《延寿寺》
备注:纯属私人造访,所有照片皆以使用Iphone拍摄。








Sunday, July 08, 2012

纯属感受:写在沈阳

(网络随聊)

我从不曾想过会踏上中国大陆这块土地,纵然不时有人邀请前往北京或上海,但始终都不曾给予太多考虑,这仅是我个人对国家的认知及偏好。

我以撰写中文为生,但不表示我思想偏向大中华,我只是口操华语但思维习性则不完全偏向东方人,从我个人的饮食习惯就略知一二,对于米饭类、中餐抱持「欣赏」的角度较多,不似许多人若一餐无米饭根本就不算吃饱。

这次踏上这块土地纯粹是给自己放假,之所以选择这地方也刚好是另一半被公司派遣到此驻扎,固然有种被「放逐边界」的荒凉感,我也想到此看看到底这古都沈阳长什么样。


转了三趟飞机才抵达,因为人也刚好不舒服所以有些辛苦,转机其实不苦,若人没事,一路走走看看人生百态也算是一种见闻,这或许是我较阿Q的一面。当然我可以选择直飞北京再转内陆航空,但能省下500多新币我没可能跟钱包过不去…。

下榻沈阳盛捷和平服务公寓(Somerset Heping Shenyang Serviced Residence),基于BMW在沈阳设厂,加上其他如米其林轮胎等相关配件公司的工作人员及家庭成员,所以服务公寓住了不少德国及法国家庭,服务上也较国际化。服务公寓的位置其实也算相当理想,国人熟悉的日系百货如伊势丹(Isetan)、星巴克咖啡(Starbuck)、屈臣氏(Watson’s)、优衣库(Uniqlo)、无印良品(Muji)以及其他知名服装品牌如H&M和Zara 等都在附近。这些熟悉的牌子固然不完全是经常消费的所在,但对于能在异乡看到一些至少我们熟悉的牌子,心理始终是比较踏实的。


我是昨天才有机会到位于沈阳西北部皇姑区的「清昭陵」,亦称「北陵」参观。「清昭陵」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能亲自到访看看清代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陵墓其气势有多庞大,也算是一种见闻。

随后还到了另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东陵区的「清福陵」亦称「东陵」,此地乃清朝开国皇帝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固然其规模没有「北陵」庞大,但至少在保存上则比北陵好许多…。

来到沈阳尚未踏入一间餐馆,拜访的这家是此地赫赫有名的「马家烧麦」,有200多年历史的「马家烧麦」属回族(穆斯林)美食,而今由第五代后裔经营。

「马家烧麦」其菜肴的份量都相当大,基于习惯见其颇大的份量也还真的觉得相当海派,对于能到馆子吃饭,份量的多寡也被视为一种要求。其烧麦不似我们熟悉的港式烧卖,就口感上感觉像汤包,以牛肉为馅,顺口无燥味,烧麦里头之汤汁饱满鲜甜。


烤羊腿也是非品尝的回族美食,羊腿肉嫩不材,固然有那么一点点羊味但绝对不膻,对那些怕羊膻骚味的食客,这味是在接受的范围内。将羊肉蘸些酱料加芫荽及唐芹用面皮包起来吃,宛如吃烤鸭般。

点了两道蔬菜,过多的肉食及垃圾食品,来一道「白灼青菜」还真的是让肠胃有机会纾缓些。家常菜「鱼香茄子」或「鱼香茄条」总会是我到陌生国度点的一道菜,也算是「测量」师傅功力的菜肴。若你也和我一样以视觉来判断陌生食品能否入口,固然仍属个人之口味,「马家烧麦」肯定符合一般食客的口味要求,大可放一百个心大快朵颐。




马家烧麦沈阳各店家地址及电话
备注:纯属私人造访,所有照片皆以使用Iphone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