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随聊)
部落格专访:Syurati.wordpress.com
认识Stuart(丘诚华)少说也有15年之久。油然记得他当初第一次来台北时与他在餐馆相遇的情节……
这位澳洲来的老外,初来台北时还不会说中文,若没记错是来参加朋友的婚礼。
至于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则更离奇……只因为他当初到我常去的哪家茶馆《番薯茶瘾》点了杯咖啡,基于当时一般的茶馆多数只提供奶精,他在向店长要些鲜奶拌咖啡时,俩人则鸡同鸭讲。
我刚好下班来茶馆吃晚餐,店长见我出现宛如救星降临,要我做翻译……也就因此,一杯咖啡让我们结缘。
何以一位老外也有中文名?Stuart的英文姓氏是Hill, 所以我建议他姓「丘」,名字则是他中文老师帮他取的。
1999年,一场921地震不仅改变了台湾,也把娱乐圈给震碎。原属的公司决定展缓发展,公司内部也发生大地震,我因此中箭落马被遣散,不得已只好收拾包袱返回新加坡……。
我深爱台湾这块土地,我在娱乐圈最精彩的时段都在台北发生,起飞于此,当然结束也于此。
虽然这些年间中还是有参与一些音乐制作,但早在2001年开始已经转换跑道写网络专栏以及美食去了……
蓦然回首,过眼云烟。我人固然不在台北,但心则留下来。
这篇突然的访问是Stuart建议的,我真心感谢他的专访,也透过这个机会让一些朋友了解新台两地于90年代抹的差别。
欢迎大家到Stuart的部落格去看这篇部落格专访:
Syurati.wordpress.com
Warning 警告
Copyrights 版权
All text and images contain in this blog are NOT to be republished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所有文章与照片版权属作者拥有,欲使用任何照片或使用文章之部分内容,请来信与作者接洽。若被取缔将采取法律追诉。
All text and images contain in this blog are NOT to be republished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所有文章与照片版权属作者拥有,欲使用任何照片或使用文章之部分内容,请来信与作者接洽。若被取缔将采取法律追诉。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terview.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terview. Show all posts
Monday, August 25, 2014
Monday, July 07, 2014
纯属感受:侧写《品 Prestige》7月号封面人物-蓝心湄
(网络随聊)
这是我第二次访问心湄姐,但则是第一次做专访。
距离上次访问已经是三年前的事,再次与她碰面,气氛比第一次受访时融洽。仅是4道问题,心湄姐于梳化过程中给足了30分钟的访谈。
为《品》撰写多数为美食稿,至于访问稿,这是第二次,但写封面人物则是第一次。(出运啦~)
最初我也没想到会接到这份任务,是大约在3月底与政良闲聊时很概括的聊起,尚未完全定案,更没确定到底需不需要我写。就在如此不确定的情形下,我没把事件放在心上,直至到了要访问的前三天才跟我要访问的问题……(不要误会,不是在抱怨哦,反正我非常习惯接临时丢给我的案子。)
我不是一个八卦的人,所以过往许多事件即使浮出表面时,即使有内幕我都只字不提;朋友跟我说的事我都守口如瓶。
在娱乐圈打滚30年,我当然清楚了解观众、听众和读者喜欢看或听些什么,但有些问题则不是我们愿意去挖掘,毕竟我不是一个三流八卦撰写人,而《品》更不是一本八卦杂志。或许想从我身上挖掘更多的八卦,诚如我所说,我不会去用这些问题来做访问……太没品了。
访问当天我提早一个半小时抵达摄影棚,连摄影助理都觉得我来得太早了,但该天清晨下雨,我宁可早到以了解摄影棚的环境所在,当然也可以再看资料看看还有那些能临时使用补用的问题。
《品》主编佳静、造型师Johnny陆续抵达等待,当心湄姐以及一群工作人员(大约11人)抵达时,摄影棚显得格外热闹。
心湄姐真的宛如女王出巡般,她脸上没妆,只架了一副眼镜,或许对环境不熟悉,纵然神情淡定,但没有表情或笑容。我躲在Johnny身型魁梧的背后,当我向心湄姐问好时,或许是遇见熟悉的脸孔,她脸上才展现大家较熟悉的笑容。
工作火速进行,她与御用化妆师小凯与主编佳静和Johnny了解整体造型以及拍摄时所穿的服装。由于梳化过程会一些花时间,在尚未换上第一套服装前,经纪人也与我做了些沟通,随后则请我先做访问……。(详细内容可购买已经上架的奢华时尚杂志《品》了解内容。呵呵)
待在摄影棚一旁看整个拍摄过程,整群的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忙碌着。也基于是第一次与新加坡知名摄影师Wee Khim合作,心湄姐尚未了解他的需要,但看得到的一点是心湄姐于镜头前摆姿势,更显现她的自信。
前后换了4套服装,摄影师Wee Khim做了许多引导,让拍摄过程更显轻松。拍摄前后用了大约两个多将近三个小时,在结束时我从Johnny哪里知晓心湄姐把封面上的那套衣服买了下来。
这是一次我第一次参予《品》的封面拍摄制作过程,于此再次感谢给予我如此难得的机会,我很珍惜。
《品》7月号 TIME 已在新加坡各大书局上架。
(记得把原来的背景音乐暂时停止。停止键于左下角。)
这是我第二次访问心湄姐,但则是第一次做专访。
距离上次访问已经是三年前的事,再次与她碰面,气氛比第一次受访时融洽。仅是4道问题,心湄姐于梳化过程中给足了30分钟的访谈。
为《品》撰写多数为美食稿,至于访问稿,这是第二次,但写封面人物则是第一次。(出运啦~)
最初我也没想到会接到这份任务,是大约在3月底与政良闲聊时很概括的聊起,尚未完全定案,更没确定到底需不需要我写。就在如此不确定的情形下,我没把事件放在心上,直至到了要访问的前三天才跟我要访问的问题……(不要误会,不是在抱怨哦,反正我非常习惯接临时丢给我的案子。)
我不是一个八卦的人,所以过往许多事件即使浮出表面时,即使有内幕我都只字不提;朋友跟我说的事我都守口如瓶。
在娱乐圈打滚30年,我当然清楚了解观众、听众和读者喜欢看或听些什么,但有些问题则不是我们愿意去挖掘,毕竟我不是一个三流八卦撰写人,而《品》更不是一本八卦杂志。或许想从我身上挖掘更多的八卦,诚如我所说,我不会去用这些问题来做访问……太没品了。
访问当天我提早一个半小时抵达摄影棚,连摄影助理都觉得我来得太早了,但该天清晨下雨,我宁可早到以了解摄影棚的环境所在,当然也可以再看资料看看还有那些能临时使用补用的问题。
《品》主编佳静、造型师Johnny陆续抵达等待,当心湄姐以及一群工作人员(大约11人)抵达时,摄影棚显得格外热闹。
心湄姐真的宛如女王出巡般,她脸上没妆,只架了一副眼镜,或许对环境不熟悉,纵然神情淡定,但没有表情或笑容。我躲在Johnny身型魁梧的背后,当我向心湄姐问好时,或许是遇见熟悉的脸孔,她脸上才展现大家较熟悉的笑容。
工作火速进行,她与御用化妆师小凯与主编佳静和Johnny了解整体造型以及拍摄时所穿的服装。由于梳化过程会一些花时间,在尚未换上第一套服装前,经纪人也与我做了些沟通,随后则请我先做访问……。(详细内容可购买已经上架的奢华时尚杂志《品》了解内容。呵呵)
待在摄影棚一旁看整个拍摄过程,整群的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忙碌着。也基于是第一次与新加坡知名摄影师Wee Khim合作,心湄姐尚未了解他的需要,但看得到的一点是心湄姐于镜头前摆姿势,更显现她的自信。
前后换了4套服装,摄影师Wee Khim做了许多引导,让拍摄过程更显轻松。拍摄前后用了大约两个多将近三个小时,在结束时我从Johnny哪里知晓心湄姐把封面上的那套衣服买了下来。
这是一次我第一次参予《品》的封面拍摄制作过程,于此再次感谢给予我如此难得的机会,我很珍惜。
《品》7月号 TIME 已在新加坡各大书局上架。
(记得把原来的背景音乐暂时停止。停止键于左下角。)
Saturday, November 02, 2013
《品》第四期专访特稿:Case Woo伍伯洲东非洲Tanzania之旅
(原稿)
《品》第四期 2013年9月刊载
这篇稿无关美食,是我近期难得撰写的人物专访稿件。所有照片源自Case Woo Flickr专页
「与其说是我们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倒不如说是他们改变了我……」
提起新加坡音乐人Case Woo(伍伯洲,42岁),必然会将他与陈洁仪的《异想世界》专辑做联想,多数听众是透过这张专辑才认识他。
游走在非主流音乐空间,以音乐来记录生活的律动。
除了音乐他更热爱摄影,透过照相机的观景窗,定格的影像,真实记录了他所观望的世界。
妈妈接到的一封电邮…
会到东非坦桑尼亚(Tanzania)做义工,其实不是他的本愿,只是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前往异地,执意陪母亲到当地了解状况。
2006年母亲接到一位印度义工朋友的电邮,母亲侠义心肠,二话不说便去找了份工作筹钱。原本退休的母亲,静悄悄的跑到酒店厨房去工作,手臂都烫出疤来,让儿子起疑同时也心疼不已。
也因为平时活跃于做义工,而认识了一群太太团,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义不容辞的也决定加入捐钱帮忙。
筹到了款项,毫无顾虑,两人洒脱的说走就走。
尽其所能的给予资助…
从坦桑尼亚最大城市Dar Es Salaam驱车前往目的地Kikwawila,至少又得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才会抵达,偏僻不在话下,更不会是游客选择游玩的地点。(尝试用Google Map去寻找都找不到它的正确位置……)
经教会和当地政府签署地契,这片占地120公顷的荒蛮地带才得以建设一个长期的定居地,供许多遭遗弃的孤儿有栖身之所。
一砖一瓦、一柱一梁的构建,从烂泥巴搭建的泥屋到四面水泥墙的矗立,荒蛮的地带也渐渐地变成田地,种植各种农作物自给自足,当中还包含了许多人的祝福和关爱。
之所以当地会有那么多孤儿,主要还是对性知识的缺乏及无知,许多产下婴儿的未婚妈妈连经手人是谁都不知道。纯属一宵的痛快,却牵连到无辜生命的诞生。
「他们要的不是同情与施舍,要的只是最实在的帮助。而我们能做到,就是尽其所能的给予资助。」
「他们也有尊严,我们也要给予尊重。」 Case 特别强调。
无政府状态…
固然是个有宪法的国家,城市发展规划也相当不错,但贪污始终是问题所在的根源。也基于有钱好办事,筹款所得到的款项是属协助资金,所以有官员出面保护。
但终归是异地,有地头蛇所在,仍会呈现「无政府状态」。
天黑没事最好不要出门,这是当地人生存守则最基本的共识。外国人更应该明白其危险所在。
某次另外一名来自美国的义工突然嚷着肚子饿,想到市场买宵夜,才走出定居所,就被当地人赶回去。
话说他母亲有一回到银行要汇钱,见好几个人不守秩序权围在柜台前,也不管到底是发生什么事件,他母亲则好意的要求大家排好队,但却不晓得当时正发生银行抢劫事件。
一个黄皮肤的外国妇人,面临抢匪时也完全不晓得当时状况到底有多惊险,那群抢匪若一时害怕或激动,转身向她开枪的话,事件肯定就会闹得很大。而就因为语言上无法沟通,抢匪竟选择放弃抢劫,即可转身逃离现场。
坐在柜台的服务员老早就吓得脸都发白,却因为这位外国妇人,让大家逃过一劫。
听Case说得很轻松,但他于当时听到事件发生时也吓得说不出话来。也基于事件的发生,加上当地亲身体验,所见所闻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学会不抱怨就足以让我理解没有所谓的理所当然。
「与其说是我们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倒不如说是他们改变了我……」他坦然的说道。
外国人仅是在剥削…
自2006年踏上这块土地,前后也去了四次,每次前往至少都呆上十天,除了协助定居地做建设,当然也是来探望在这里长大的孩子。
看着那些在定居所的孩子茁壮成长,这些年的努力完全没白费。
「还觉得危险吗?」我问道
「若你不觉得危险,那就真的一点也不危险。」
在观赏他所拍的照片时,他提起在街道拍摄时要多加留神,手脚要快,没有第二次机会,而且拍了就走。千万不要对着当地人猛拍,若被发现他们会毫不客气的走来跟你要钱。
当地人对于外国人拍摄态度显得极度反感,总觉得是被剥削。
Case叙述,大多数的当地人是觉得外国人透过拍摄,把照片印刷成各式印刷品来牟利,而当事人则一点好处都没有。也因此,当遇见有外国人时,他们都显得不客气。
诚如他先前所强调,「他们也有尊严,我们也要给予尊重。」
很喜欢那张站在砖墙前摆好样子供拍摄的照片,他才透露是以20元美金所换回来的交易。至少也让他拍的安心……。
《品》第四期 2013年9月刊载
这篇稿无关美食,是我近期难得撰写的人物专访稿件。所有照片源自Case Woo Flickr专页
「与其说是我们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倒不如说是他们改变了我……」
提起新加坡音乐人Case Woo(伍伯洲,42岁),必然会将他与陈洁仪的《异想世界》专辑做联想,多数听众是透过这张专辑才认识他。
游走在非主流音乐空间,以音乐来记录生活的律动。
除了音乐他更热爱摄影,透过照相机的观景窗,定格的影像,真实记录了他所观望的世界。
妈妈接到的一封电邮…
会到东非坦桑尼亚(Tanzania)做义工,其实不是他的本愿,只是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前往异地,执意陪母亲到当地了解状况。
2006年母亲接到一位印度义工朋友的电邮,母亲侠义心肠,二话不说便去找了份工作筹钱。原本退休的母亲,静悄悄的跑到酒店厨房去工作,手臂都烫出疤来,让儿子起疑同时也心疼不已。
也因为平时活跃于做义工,而认识了一群太太团,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义不容辞的也决定加入捐钱帮忙。
筹到了款项,毫无顾虑,两人洒脱的说走就走。
尽其所能的给予资助…
从坦桑尼亚最大城市Dar Es Salaam驱车前往目的地Kikwawila,至少又得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才会抵达,偏僻不在话下,更不会是游客选择游玩的地点。(尝试用Google Map去寻找都找不到它的正确位置……)
经教会和当地政府签署地契,这片占地120公顷的荒蛮地带才得以建设一个长期的定居地,供许多遭遗弃的孤儿有栖身之所。
一砖一瓦、一柱一梁的构建,从烂泥巴搭建的泥屋到四面水泥墙的矗立,荒蛮的地带也渐渐地变成田地,种植各种农作物自给自足,当中还包含了许多人的祝福和关爱。
之所以当地会有那么多孤儿,主要还是对性知识的缺乏及无知,许多产下婴儿的未婚妈妈连经手人是谁都不知道。纯属一宵的痛快,却牵连到无辜生命的诞生。
「他们要的不是同情与施舍,要的只是最实在的帮助。而我们能做到,就是尽其所能的给予资助。」
「他们也有尊严,我们也要给予尊重。」 Case 特别强调。
无政府状态…
固然是个有宪法的国家,城市发展规划也相当不错,但贪污始终是问题所在的根源。也基于有钱好办事,筹款所得到的款项是属协助资金,所以有官员出面保护。
但终归是异地,有地头蛇所在,仍会呈现「无政府状态」。
天黑没事最好不要出门,这是当地人生存守则最基本的共识。外国人更应该明白其危险所在。
某次另外一名来自美国的义工突然嚷着肚子饿,想到市场买宵夜,才走出定居所,就被当地人赶回去。
话说他母亲有一回到银行要汇钱,见好几个人不守秩序权围在柜台前,也不管到底是发生什么事件,他母亲则好意的要求大家排好队,但却不晓得当时正发生银行抢劫事件。
一个黄皮肤的外国妇人,面临抢匪时也完全不晓得当时状况到底有多惊险,那群抢匪若一时害怕或激动,转身向她开枪的话,事件肯定就会闹得很大。而就因为语言上无法沟通,抢匪竟选择放弃抢劫,即可转身逃离现场。
坐在柜台的服务员老早就吓得脸都发白,却因为这位外国妇人,让大家逃过一劫。
听Case说得很轻松,但他于当时听到事件发生时也吓得说不出话来。也基于事件的发生,加上当地亲身体验,所见所闻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学会不抱怨就足以让我理解没有所谓的理所当然。
「与其说是我们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倒不如说是他们改变了我……」他坦然的说道。
外国人仅是在剥削…
自2006年踏上这块土地,前后也去了四次,每次前往至少都呆上十天,除了协助定居地做建设,当然也是来探望在这里长大的孩子。
看着那些在定居所的孩子茁壮成长,这些年的努力完全没白费。
「还觉得危险吗?」我问道
「若你不觉得危险,那就真的一点也不危险。」
在观赏他所拍的照片时,他提起在街道拍摄时要多加留神,手脚要快,没有第二次机会,而且拍了就走。千万不要对着当地人猛拍,若被发现他们会毫不客气的走来跟你要钱。
当地人对于外国人拍摄态度显得极度反感,总觉得是被剥削。
Case叙述,大多数的当地人是觉得外国人透过拍摄,把照片印刷成各式印刷品来牟利,而当事人则一点好处都没有。也因此,当遇见有外国人时,他们都显得不客气。
诚如他先前所强调,「他们也有尊严,我们也要给予尊重。」
很喜欢那张站在砖墙前摆好样子供拍摄的照片,他才透露是以20元美金所换回来的交易。至少也让他拍的安心……。
Sunday, July 24, 2011
森品堂:台灣旅人誌 Traveler Luxe 第74期 2011年7月《新加坡特輯》

上个月接受台湾《旅人誌 Traveler Luxe》的专访,固然台湾读者对新加坡以及一些美食相当熟悉,但我仍推荐一些大家较少接触的小贩美食以及几家个人相当钟意的餐馆给予台湾的读者。
若您对这份杂志有兴趣,当然我希望你会支持购买一本来收藏。我至今还不清楚Kinokuniya有没有进货,若没有的话,您可以向他们订购,又或者您可以上网邮购购买平面板或电子板。


台湾各大书局皆有出售;香港PAGE ONE书局已经进货,我自己则买了4本返新。
新马读者可选择上网邮购或购买电子版,Kinokuniya可协助订购。
城邦读书花园-购买电子版
博客来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OMY专访:王祚森畅谈出版《新加坡食尚达人》的心得

《OMY网站》的网络记者/编辑韩伟定近期邀我做专访,除了有专访文章同时也录制了Vodcast。
这次访谈进行得非常顺利及快速,会了面直接就到采访地点(图书馆),跟着别上麦克风以及了解大略得问题就正式开始录访谈,瞬时都忘了拜托友人帮忙拍照。而访谈过后也忘了与他合照留念……还真的是相当遗憾。
总而言之,要感谢OMY给于《新加坡食尚达人》曝光的机会。

(注:建议您暂时PAUSE背景音乐……)
当然,若你只想看Vodcast,也可以就此观赏以下连结。

Monday, May 31, 2010
森品堂:《优1周》234期出版咯!




5月30日,于同一天早报副刊、新明日报两份报纸都有提到我的名字。5月31日《优1周》234期出版,有专访及10大美食介绍,全文共4版。购买一本支持我吧!
网址:http://blog.omy.sg/uweekly/

5月30日,新明日报:

5月30日,联合早报副刊: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