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警告

Copyrights 版权
All text and images contain in this blog are NOT to be republished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所有文章与照片版权属作者拥有,欲使用任何照片或使用文章之部分内容,请来信与作者接洽。若被取缔将采取法律追诉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hina.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hina.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June 04, 2014

森品堂:杭州《知味观》之西湖雪媚娘

(网络随聊)

老实说,一直对中国的食品没信心,太多令人担忧的假食品报道,以至对大陆多数的食品产生不信任。

我没有吃街边小吃的习惯,纵然是在台湾也一样,常看身边友人告诉我有多好吃要我尝尝,我都礼貌的微笑拒绝。越来历不明所谓的「美食」一概不碰。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习惯,有些人则认为很做作,但我有权利去保护自己,不是瞧不起,而是不信任。

五月末,受黄清标师傅的邀请到上海嘉兴市去观摩,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国际御厨争霸赛」观赛,但以我多年观摩的经验,这应该是我所遇见最混乱的一次。


不是针对任何单位,从会场、展销区、比赛流程、地陪到颁奖晚宴,似乎完全达不到基本水平,更别说是国际水平了。

主办单位或许可以反驳没有经验以至所有流程都显得混乱,这可以是推卸责任的藉口。但是,主办单位须切记,您的单位任务是招商,现在还继续处在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运作模式,我还真的不知道单位要用多少年的时间去进步……

忠言逆耳,或许不中听,但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述这次所见………………(我选择不公开观点,抱歉。)

本应该说些关于「美食」的………… 抱歉,让读者闷了。

黄清标师傅在赛事过后提议到杭州走一趟,我欣然接受。常听别人说起,虽然还是抱持着一些些固有观念,但在经过西湖往灵隐寺的路途上,车窗外所见则深深吸引着我,感觉自己好似在日本。

而这次让我感觉惊艳的美食其实也出现在杭州,游玩了一整个下午,黄师傅带我们一伙到《知味观》,也托黄师傅的福,有缘会见胡忠英大师。 原本大伙不过只是想吃碗面食填饱肚子,胡大师则亲自款待,一桌的杭帮菜让大家喜出望外。

对于杭帮菜,我学识浅薄,几道名菜还叫得出来,却没机会多学习及研究。这篇文章撇掉介绍众多的杭帮名菜,我要介绍的是唯一让我有所惊艳的点心——西湖雪媚娘。

外观平平无奇,看似麻糬,口感则比麻糬轻柔更诱人。其外皮薄,咬下还带点粘性,内陷是手打奶油以及芒果,滋味不甜腻,让我惊喜连连。随后制作这道点心的李娜师傅也出来跟我们打招呼。

虽说制作上不属于高难度,但制作这道点心也必需手巧及用心,于拿捏上不管是外皮或奶油,都必需摆入心思。

若下次有机会到杭州游玩,不妨去品尝这个仍让我回味的西湖雪媚娘。

再次感谢黄清标师傅的邀请。


知味观官网



Thursday, August 02, 2012

纯属感受:写在沈阳(肆)-老边饺子

(网络随聊)

来沈阳的游客一定都会到知名老店《老边饺子》去祭五脏,当然我也不脱俗,选在离开沈阳之前特地到位于中街的总店去品尝。

《老边饺子》有其漫长的历史背景,自清代道光八年(公元1829年)创办人边福自河北迁居来到沈阳就开始售卖饺子,但生意则不怎么好。直至清代同治七年(公元1870年)第二代传人其儿子边德贵继承了父业,并且将饺子内馅做了改良,《老边饺子》这块招牌才逐渐打响名气…。



对于饺子,南方人比较不热衷,总觉得它似点心不给予「吃饱」的感觉,若平时就只是吃饺子来充饥,真的是有够单调。若整桌呈上尽是各式各样的饺子,固然看似精彩,其实对我们这些从外地回来的华侨则更是乏味及无趣。

说起中街这家店面,据说是多数来沈阳做客的人都会选择前往的店面,扛着沈阳知名百年老店的招牌,无论于店面的整洁程度、用餐环境、服务及服务员的素质,总应该有一定的水平及要求,但可惜的是,餐桌、餐具、餐馆及服务员的服务都属不合格的范围内,服务员连最基本的礼貌,和其他员工之间对谈时彼此的叫嚣和喧哗,餐馆给予人一种不受控制又极度不耐烦的氛围…。

我个人并不排斥吃饺子,但极限顶多在十颗以内,再多也提不起兴趣。当地友人点了餐馆受欢迎「三鲜饺子」及招牌饺子两样,原本还要点「雪花煎饺」,但于非繁忙时段服务员竟然说还要等上至少45分钟才吃得到,简直是鬼扯,因此直接放弃,反正居住的公寓附近商场内的食阁内也有一摊《老边饺子》连锁摊位,即使生意再好也无需让顾客等那么久。

后来前往食阁点「雪花煎饺」,仅是等上10分钟的时间,而且其水准更是让我意外,煎饺才真的是达到所谓的「皮薄」水准,口感也比中街店面还优质。



除了饺子外,还点了类似肉球的玩意儿以及类似糖醋排骨的菜肴。老实说,从踏进店内到点完菜,观其服务水平我已经失去了所谓的「期待」,对于会出现什么状况,我则完全没有兴趣去了解,只想快点吃完走人。

当食物一道道呈上桌时,光是用看的饺子那层外皮我就能直接给它打枪。其外型朴素毫无所谓的美感,他们自家标榜的「皮薄馅大」则完全没展现出来。皮厚我也就算了,但其口感不仅仅是以「硬」能够具体形容,还「扎实」到有些过份,感觉像是不纯熟的师傅用错了面粉所制成的饺子,丢掉似乎弃之可惜,所以干脆来个鱼目混珠…。

我真的不知道《老边饺子》于饺子的制作上有没有所谓的控管,比如饺子皮的薄度、包出来的形状大小、饺子的重量等,犹如台湾《鼎泰丰》(新加坡的不包括在内)般对每颗小笼包的每个细节上都严格把关以及有一定的要求。


在撰写这篇稿件前,我思考了很久,并且还从各方角度来看待和质问,是我对《老边饺子》有过多的期待?还是我太过苛刻?而身为沈阳如此重要且有地方代表性的百年老招牌,管理层以及餐馆内的所有员工又到底有没有在各自的岗位给予所谓使尽全力,同时又有没有捍卫这块招牌的精神?

我仅是餐馆的一个来客,一个远道而来的美食撰写人,一次餐馆用餐的经验之后,已经在心中产生「以后绝不光顾」的念头,《老边饺子》是否应该正视餐馆环境的卫生、饺子的控管、服务员的服务态度这些问题?

若《老边饺子》有意走出中国迈向国际,我只能说,先将我所提出的疑问解决掉,然后再思考,这样的品质达到水准吗?好意思呈上国际舞台吗?若这些问题都有了正面思考、公司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态度、解决掉最基本的品质及卫生问题,到时才亮出「天下第一」如此醒目的称号,不然仅是表面功夫,而且还如此不堪一击。



相关网站:
《老边饺子》官方网站
《老边饺子》互动百科
《老边饺子》百度百科
沈阳-搜狐旅游

备注:纯属私人造访,所有照片皆以使用Iphone拍摄。






Wednesday, July 25, 2012

纯属感受:写在沈阳(叁)-原味斋烤鸭

(网络随聊)

于公寓附近发现了一家知名老店《原味斋》,某日驱车到日杂市场时经过,见二楼招牌亮出「烤鸭店」三个字,顿时让连续赶了几天翻译稿紧绷到不行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固然属放假,但我还是在尚未过来沈阳时接下了某酒店集团官方网络的中文翻译工作。当时确实没考虑太多,但要在一个完全陌生且心态不完全踏实的情形下全神贯注的工作还真的是一种考验。目前住的服务公寓有提供免费无线网络(Wifi)上网,但网络一旦忙碌时必然会受影响,不似在家时无需与他人分享网络……再加上在做资料查询时,很多网站上不了,脏话鸟个不停,我才真实的感受到中国网络极度的不自由。

说回《原味斋》,查询资料属辽宁百年老店,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前身为「北京普云楼烤鸭店」。1930年由王登莱,原进奎等兄弟九人到奉天开设分号,扔名为「普云楼烤鸭店」。由于在1953年更名为「新味斋烤鸭店」,又是沈阳最早的专业烤鸭店,若自1953年算起,现今也属70多年的老店。


一踏入店内就见有老外正在吃烤鸭,从碟内的切片多少也能看出水准,翻了翻菜单才决定用餐。就因为只有俩人所以也只点半只鸭,此时恨不得我那班经常一起品菜的好友们都在身边…。

烤鸭店一直都强调是使用何种果木为燃料,而最常看见所使用的则是荔枝木,其他较多使用的果木为苹果树、梨树、枣树等。而基于各家烤鸭店的烧烤方式不同,无论是明火挂炉烤或暗火焖炉烤,以果树为燃料,主要是让烤鸭外层的皮带有果木的清香。

或许是基于饮食习惯、气候的影响,于味道上,与我们这些所谓的华侨常吃及熟悉的烤鸭口感上有稍微的不同,其烤鸭烟熏口感则偏重,皮下层仍带一层鸭肥,虽声称「肥而不腻、香脆可口」,但则视食客的个人口味及偏好。

下回若有机会来沈阳,应该品尝看看。




相关网页
备注:纯属私人造访,所有照片皆以使用Iphone拍摄。




Monday, July 16, 2012

纯属感受:写在沈阳 (贰)

(网络随聊)

来到沈阳两个星期,对于这地方的饮食我仍感到抱歉,所以尽量挑一些自己熟悉的食品。由于7月属夏季,沈阳到处都是售卖水蜜桃的摊贩,一个个红润饱满,即使不算甜腻也相当多汁。上回品尝了回族老字号《马家烧麦》,而这次也挑了沈阳另外一个较特殊的族群「朝鲜族」的美食来撰写。

不是基于「韩疯」而特别挑选朝鲜族,因为沈阳这地方有朝鲜族群汇集区,这里许多招牌都以韩文书写,乍看之下还真的有其风味。当然,我不能用南韩的先进来与这地方做比较,这地方无论怎么看都比较老旧,完全与所谓的潮流感扯不上半点关系。

在踏入餐馆时,我是饿到肚子咕噜咕噜的叫,我绝少会喊饿,即使我一整天下来不吃东西也不曾喊饿。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些天来在沈阳确实是没好好吃过一顿像样的餐饮,所以会有饿的感觉对许多认识我的友人而言还真的相当罕见。



餐馆内观其实还相当有风味,至少不让我感觉讨厌。于翻菜单时还相当舒服,唯一让我稍微屏气的是见菜单中有一道让我极不舒服的菜肴,「狗肉」。

我油然记得我以前有位摄影师老板于80年代末到韩国出差时误食狗肉,返新时在一项拍摄海报的工作时基于当时需小狗入镜,便安排两只狐狸狗加入拍摄工作。只见当两只狗遇见我老板时则不断的狂吠,似乎有深仇大恨,后来细问老板才知晓他在韩国友人请客吃饭时吃了狗肉……。这事件让我印象深刻,所以当我在点完菜时一再确认点的是烤里脊牛肉而不是狗肉才安心食用…。

固然饱食一顿,但与我同桌的司机则说了让我极度惊慌的一段话:「固然你没吃狗肉,但不保证厨房内的沾板没用来切狗肉!」


心里是极度排斥这个「间接食用」的想法,若返新时有狗狗对着我狂吠,我大概也知晓是发生什么事了。接下来的这几天,搞得我完全食不知味,只想多吃水蜜桃来充饥。

于居住的服务公寓附近的商场,近期开了家台湾连锁甜品店《鲜芋仙》,固然仅是连锁店但也足以让我喜出望外。虽然不能把芋圆、仙草或豆花当饭吃,但这些我非常熟悉的甜品至少能安抚我的心灵。我嗜吃甜品,尤其是仙草,在被一堆呛鼻的花椒味围攻之际,仙草的出现简直像是被搭救一般。

芋圆配搭仙草,外加红豆、珍珠及黑糖冰沙一碗售价RMB¥22(新币$4.40),售价固然不便宜,但能在异乡品到熟悉的滋味,我也甘之如饴。


相关网址:沈阳西塔《延寿寺》
备注:纯属私人造访,所有照片皆以使用Iphone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