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警告

Copyrights 版权
All text and images contain in this blog are NOT to be republished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所有文章与照片版权属作者拥有,欲使用任何照片或使用文章之部分内容,请来信与作者接洽。若被取缔将采取法律追诉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uthor.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uthor. Show all posts

Friday, December 02, 2011

纯属感受:林金城之新书「知食份子-Eatellectual」

(网络随聊)

去年因为金城大哥到笨珍撰写云吞面而与我二叔结缘,随即金城大哥还透过二叔转送了本《知食份子-寻味地图》给我。再加上于FB机缘巧合的「偶遇」让我们因此结识,虽然至今尚未正式碰面,对于碰面则让我更为期待。

今天收到金城大哥寄来的新书《知食份子》,我也于上星期回赠了两本自己的拙作,感觉像似「交换日记」。其实老早就一直希望能亲自将书籍送上,可惜一直没机会到吉隆坡,直至这次大哥说他会寄给我,我怎能不将绝版的《新加坡美食地图》及《新加坡食尚达人》寄上?

马来西亚地大,加上各州各种族所孕育出来的美食肯定来得多,当新马分家之后,其独特及两地人相当熟悉的口味在马来西亚仍有保留、传承及演变。反之现今城市化的新加坡于本地美食上的保留则逐渐失色,许多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风味。


至今所谓的本地美食来去就只剩下那些目前所见的,而且论及水准更是每况愈下。两地之美食于历史上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仅因为政治所见的分歧导致两地美食上也有所失联。随即新加坡人于口味上开始偏向西化,传统美食手艺继承无人或失传等等因素,导致原本还算精彩的本地美食则越来越失色。

林金城大哥这本新书《知食份子-Eatellectual》固然着重于麻坡、怡保、槟城等地方美食以及海南咖喱饭之撰写,从中也能找到许多新加坡人相当熟悉的美食记载。


新马两地美食之历史记载向来都很少人着手,因为许多美食之起源属草根性,许多美食早期则没有多少文章书写,多数则属口传,经过多年的变化,让记载工作则变得异常困难,许多历史需抽丝剥茧的将它一一的翻出来,如此艰辛的差事,不是那些仅会写华丽字句又不懂装懂的美食记者或部落格写手所能理解的。

若您对林金城大哥的新书《知食份子-Eatellectual》有兴趣,新加坡的读者或许可以考虑到Kinokuniya向他们订购;若你经常进出马来西亚,可以到当地书局购买。



林金城知食部落格
星洲日報|安樂茶飯‧林金城








Friday, October 15, 2010

纯属感受:美食作家林金城之《知食份子-寻味地图》

(网络随聊)

二叔前几天拨电给我说是会经过我家,同时也将马来西亚专栏作家林金城大哥赠送的书籍《知食份子-寻味地图》送过来给我。(对了金城大哥,您忘了给我签名…)

与林金城大哥素未谋面,对于能收到他赠送的书我还真的有点受宠若惊。从二叔那里知晓林金城大哥前往笨珍去实地追寻笨珍云吞面的缘由,而刚好二叔之友人也认识他,就如此机缘巧合的给他们碰上了。在闲聊中又刚好提到我等等等…。

后来,意外地接到林金城大哥邀我加入Facebook友人名册,无需多加考虑就将他加入名册当中,也基于对大哥的尊敬,我当下给大哥发了封电邮,也就由如此不经意的情况之下,我们结缘了。

对于林金城大哥撰写的文章,我一点也不陌生,曾经拜读过他的作品,而三不五时也会到他的部落格去看看。老实说,虽然新马两国仅是一水之隔,但我对马来西亚则不怎么熟悉,两国看似那么近其实却那么远。

马来西亚地广,加上风土民情都不同,美食的变化肯定比新加坡还要有特色,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在保留传统风味上,更能确定会比新加坡做得更精准,或许卖相或味道上不完全俘获新加坡人意识形态的味蕾,若要寻找传统的南洋美食,马来西亚则肯定做到传承及保留。

林金城大哥的书《知食份子-寻味地图》共收集了15种马来西亚美食的详细撰写,当中当然还包括新加坡人熟悉的海南鸡饭、卤面、砂煲鸡饭、吉隆坡福建面、肠粉、薄饼等等,从中了解这些大家所熟悉的南洋美食其起源,比大家不知所谓的去争辩发源地更有意义,毕竟,新加坡是从马来西亚分割出来,两国的人民原本就属一家…。

我不清楚新加坡有那些书局有售卖这本新书,若您真的有兴趣,或许可以到纪伊国屋书店(Kinokuniya)去查询或预购。

(照片转载自林金城大哥的facebook)


林金城知食部落格
马来西亚星州日报-林金城专栏《安乐茶饭》
马来西亚星州日报-林金城专栏《安乐茶饭》之笨珍云吞面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