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随聊)
《森品堂》部落格的读者,相隔好一段時日,久違了⋯⋯。
停筆了一陣子,間中其實不時都有在寫,只是不做發表或僅是簡短的在FB發文。這幾年固然有媒體邀請,但看著一群眼中的小弟弟妹妹把「推介」當是一種炫耀,看其載文是傻眼到以為在看笑話,「精彩」到讓我覺得好笑。
說照片呢?也不見拍得怎樣,還是別挑了,免得被人冠上這賤嘴的老頭只會雞蛋挑骨頭。還需要跟一群人繼續social下去嗎?還是暫停好了,反正我不缺這一塊,手中還有專輯要做,還有幾本書撰寫當中,還要研究食譜,要去流浪⋯
這次首肯接邀約也肯動筆其實是緣份,與台灣的Chef Daniel(陳厚成師傅)結緣,上回他來新加坡威斯汀酒店當客席主廚,基於我當時騎車車禍受傷,彼此輾轉錯失在新加坡碰面的機會⋯但我們一直都保持聯絡。
他回返台灣後隨即又決定返回自己家鄉宜蘭以及加入新的集團服務,從他的日常中瞭解了接任新任務的種種,彼此也常做交流,當他開口邀請我過來看看這被喻為「鄉下地方」的宜蘭,我沒諸多考慮就答應了他的邀請。也算是彼此惺惺相惜,不客套、直爽及真誠,這對我而言是重要的。
早前我在台灣工作但一直都沒機會到宜蘭遊玩,當時去宜蘭也不像現在那麼便利,所以只有嚮往的份兒,現今去宜蘭,從台北自雪山隧道驅車過去也不過是40分鐘的事。
這次力麗威斯汀宜蘭酒店派人來桃園機場接送,一路沿著台北外圍經過,我不斷的往車窗外望去,路標或地方顯示即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只是我不曾真正去過罷了。進入隧道我閉目養神,等我一睜開雙眼已經抵達宜蘭,一片片的稻田以及讓我興奮的三星蔥映入眼中。
在往酒店的路途中會經過稻田和一個小鄉鎮,一時間還錯以為自己身在馬來西亞的某個鄉鎮,那感覺絲毫無違和感,只見眼前一個轉彎處有家雜貨店但車子往右轉即是進入了酒店前庭,頓時才感覺很詭異,鄉下地方突然冒出了一家國際化的酒店,霎時噗茲的笑了出來,這感覺太有趣了!沒有取笑的意思,而是驚喜非常。
參觀了酒店的各式房間以及Villa,很明顯能感覺是以家庭旅遊為鎖定對象,若是像我這等個人旅遊的旅客,或許很多是衝著洗溫泉而來。
房間屋簷高挑、格局寬大,毫無一般酒店房間的壓迫感,加上每個房間都設有私人溫泉,對於不怎麼喜歡泡大眾池或較享受私人空間的人而言是可以得到一刻難得的寧靜。
說到大眾浴池,酒店當然也有,而且也開放給只想來泡溫泉的公眾享用。
基於是泉水的源頭,員山鄉的水質屬碳酸氫鈉泉水,弱鹼性無色無味純度高,水質透明滑潤,具有改善肌膚美白、神經痛、肌肉痛、關節痛、虛冷症、骨質疏鬆症及紓解壓力等功效。浸泡後肌膚即刻能感覺有一絲輕柔的順滑感,讓整個人極為放鬆舒適。
新加坡或東南亞旅客對泡溫泉還不似台灣或日本人般熱衷,但這不表示對溫泉不感興趣,只是一般人對大眾池比較彆扭,所以這個設有私人溫泉的設施照理會引起他們的興趣。
對於美食,新加坡人肯定會很感興趣,對日本料理更是趨之若鶩。那Chef Daniel掌廚的「舞日本料理」就肯定會讓食客驚喜。世界各地的廚師皆以Eat Local為概念,我知道他對食材的要求嚴謹,但我更喜歡的是他積極的想使用宜蘭當地食材來入菜,宜蘭地方好山好水,能產出很多好食材,若食材能取之於當地,食客更能感受到料理的用心,而不是一味的依賴國外或日本空運過來台灣,這是非常值得鼓勵及推廣的「思維」跟「態度」。
品日本料理除了注重視覺,配菜的襯托更是我挑毛病的所在。主菜固然重要,細微的配菜看似僅是配角,但能否將主菜襯托出來絕對能看出師傅的功力。
Chef Daniel當晚以夏季「雨水會席料理」為招待。 起源於江戶時期的會席料理精緻奢華,所以在擺盤更為細緻及講究馬虎不得。會席料理和懷石料理日語發音皆為Kaiseki,懷石料理源於茶席,著重素凈清雅的意境;會席料理則以宴會用膳得名,偏向把酒言歡的聚會。
第一道前菜,食客多把重點擺在香魚、鮑魚及鰻魚這三款食材,我則被那道不怎麼起眼的米茄枝豆給吸引,溫吞入味不搶戲,但也味道纖細得顯現廚師的用心。
接下來的甘鯛雪花欠、龍膽石斑雲丹燒及極黑牛朴葉燒都讓人留下印象。而甜點宇治豆乳提拉米蘇則是另一驚喜,宇治抹茶配上豆乳更讓食客的味蕾一添素雅。
先前已說過力麗威斯汀宜蘭酒店位於鄉間地區,所以別抱持著用完膳食之後還可以去逛街這類城市人經常會做的飯後消閒活動,晚上十點過後,酒店外頭老早就蛙鳴蟲叫不見人影,如此的環境或許對許多習慣忙碌生活的城市人而言會顯得有些無聊,但這何嘗不是感受另一種生活步驟的體驗。
力麗威斯汀宜蘭酒店將於2017年9月23日正式開幕,更巧的是該日是我49歲生日。再次感謝力麗威斯汀宜蘭酒店的邀請及款待。
地址:台灣 宜蘭 永同路三段268號 員山鄉
電話:(886)(3) 923 2111
網址:http://www.starwoodhotels.com/westin
《宜蘭自樂》待續⋯⋯
Warning 警告
Copyrights 版权
All text and images contain in this blog are NOT to be republished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所有文章与照片版权属作者拥有,欲使用任何照片或使用文章之部分内容,请来信与作者接洽。若被取缔将采取法律追诉。
All text and images contain in this blog are NOT to be republished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所有文章与照片版权属作者拥有,欲使用任何照片或使用文章之部分内容,请来信与作者接洽。若被取缔将采取法律追诉。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Hotel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Hotels.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17
Tuesday, April 01, 2014
品寝殿: 槟城香格里拉沙洋度假酒店 Shangri-La Rasa Sayang Resort & Spa
(网络随聊)
我喜欢老树,每每遇见超过50年树龄的老树都会瞻仰一番。
之所以有兴趣前来这家度假酒店,是被酒店内那两棵长得壮硕的雨树所吸引。早在2012年末就想去看看,间中却发生许多事故以至耽搁了行程,这一拖就是一年半的时间……
这次又极为荣幸受香格里拉沙洋度假酒店(Shangri-La Rasa Sayang Resort & Spa)之邀前往槟城,并体验旗下两家滨海度假酒店的服务。
槟城金沙度假酒店(Golden Sands Resort)
最先下榻的是槟城金沙度假酒店(Golden Sands Resort),对于金沙最初的印象是其房间格局设计与新加坡圣淘沙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房间内没有浴缸。若从阳台俯视,其泳池或建筑设计都让我产生一丝错觉。
金沙的客人几乎是白种人居多,更多是退休的夫妇……比较纳闷的是酒店的餐馆,似乎就只有一家,似乎缺少选择性。
于下榻当天,原本以为抵达槟城后总该有家像样的餐馆可进食,却狼狈的要到酒店外头去寻找食物,但好死不死在下午期间似乎都找不到,唯有在路边吃了当地不怎么样的马来卤面……。
香格里拉沙洋度假酒店(Shangri-La Rasa Sayang Resort & Spa)
隔天转换酒店迁入隔邻的香格里拉沙洋度假酒店,仅是踏入大厅就能感觉天壤之别。不是偏心所致,幽静、从容的大厅让人极为放松,在办完手续尚未到房间之时,经过泳池那一刻,遇见那棵我期盼已久壮丽可观的老雨树。
在进入房间之前,其实说真的我没做任何心理准备,直到房门打开步入房间的那一刻才真的感觉到香格里拉的气派。酒店安排我下榻Rasa Wing的Premier Room,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房间的格局,整个宛如一间有格调的小套房。
客房阳台宽敞,而且还特别将私人大型浴缸设在阳台上,让客人做户外泡浴。当然你无需担心会被他人窥视,阳台设有屏障来保护你的个人隐私。
固然槟城离新加坡不远,但槟城的气候则不像新加坡般的潮湿,艳阳高照炙热难免,但你不会出汗或有粘粘的感觉。我在海滩闲逛了一会儿,就决定到泳池去散热。
喜欢这里的清幽,至少少掉了喧闹,若你像我一样只是想找一个舒适的环境休息,这里肯定适合你的要求。
再看着那棵老雨树,满足。
Shangri-La Rasa Sayang Resort & Spa
地址:Batu Feringgi Beach, Penang, 11100, Malaysia
电话:(60 4) 888 8888
网址: http://www.shangri-la.com/penang/rasasayangresort/
我喜欢老树,每每遇见超过50年树龄的老树都会瞻仰一番。
之所以有兴趣前来这家度假酒店,是被酒店内那两棵长得壮硕的雨树所吸引。早在2012年末就想去看看,间中却发生许多事故以至耽搁了行程,这一拖就是一年半的时间……
这次又极为荣幸受香格里拉沙洋度假酒店(Shangri-La Rasa Sayang Resort & Spa)之邀前往槟城,并体验旗下两家滨海度假酒店的服务。
槟城金沙度假酒店(Golden Sands Resort)
最先下榻的是槟城金沙度假酒店(Golden Sands Resort),对于金沙最初的印象是其房间格局设计与新加坡圣淘沙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房间内没有浴缸。若从阳台俯视,其泳池或建筑设计都让我产生一丝错觉。
金沙的客人几乎是白种人居多,更多是退休的夫妇……比较纳闷的是酒店的餐馆,似乎就只有一家,似乎缺少选择性。
于下榻当天,原本以为抵达槟城后总该有家像样的餐馆可进食,却狼狈的要到酒店外头去寻找食物,但好死不死在下午期间似乎都找不到,唯有在路边吃了当地不怎么样的马来卤面……。
香格里拉沙洋度假酒店(Shangri-La Rasa Sayang Resort & Spa)
隔天转换酒店迁入隔邻的香格里拉沙洋度假酒店,仅是踏入大厅就能感觉天壤之别。不是偏心所致,幽静、从容的大厅让人极为放松,在办完手续尚未到房间之时,经过泳池那一刻,遇见那棵我期盼已久壮丽可观的老雨树。
在进入房间之前,其实说真的我没做任何心理准备,直到房门打开步入房间的那一刻才真的感觉到香格里拉的气派。酒店安排我下榻Rasa Wing的Premier Room,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房间的格局,整个宛如一间有格调的小套房。
客房阳台宽敞,而且还特别将私人大型浴缸设在阳台上,让客人做户外泡浴。当然你无需担心会被他人窥视,阳台设有屏障来保护你的个人隐私。
固然槟城离新加坡不远,但槟城的气候则不像新加坡般的潮湿,艳阳高照炙热难免,但你不会出汗或有粘粘的感觉。我在海滩闲逛了一会儿,就决定到泳池去散热。
喜欢这里的清幽,至少少掉了喧闹,若你像我一样只是想找一个舒适的环境休息,这里肯定适合你的要求。
再看着那棵老雨树,满足。
Shangri-La Rasa Sayang Resort & Spa
地址:Batu Feringgi Beach, Penang, 11100, Malaysia
电话:(60 4) 888 8888
网址: http://www.shangri-la.com/penang/rasasayangresort/
Sunday, January 05, 2014
《品》第六期特稿:精致手工巧克力(Artisan Chocolate)
(原稿)
《品》第六期 2013年11月刊载
身边不乏喜欢吃巧克力的朋友,听他们说是因为有抗压的效果。
城市生活步骤紧张,纯黑巧克力当中含有苯乙胺及矿物镁等成分,确实能缓和紧张情绪和抗忧郁。
巧克力向来被视为“力量”的来源,许多运动员饮用可可饮料,除了暖胃,也补给热能。
现今巧克力容易购得,但多属一般工厂制作的牛奶巧克力;含量浓度纯的手工巧克力,一般消费者不理解何以价钱会如此偏高,可可含量浓度高的纯黑巧克力,除了一味喊苦,也不全然懂得欣赏。
的确,于阿兹特克语,巧克力一词正是“苦水”的意思。
朋友说一般高压紧张的日子,摆在抽屉里供解馋的,多数是超市购买工厂制的巧克力。
至于制作精巧的手工巧克力,则是特别日子才会犒赏自己的奖励。
近年售卖手工巧克力的店家在新加坡不易寻找,这类被贴上昂贵标签的手工巧克力,在一般消费者眼中属高级零食,唯有懂得欣赏巧克力的食客才会细细去品味。
浅说巧克力历史
追述巧克力的演变历史,亦可见识一颗颗看似毫无杀伤力的可可豆,背负着人命用来陪葬的黑暗面。
为了拥有它,无论是早期的拉丁美洲或后期开始种植可可树的非洲,经历好几个世纪,成千上万条人命不断的牺牲。
纵然是现代,仍然有不公平的剥削事件继续地在发生。
在巧克力的演变过程中,早期它全然以饮料的身份出现,直到近19世纪中期才变成现代人喜爱的块状巧克力。
拉丁美洲的玛雅人早在西元250至900年已经发现可可豆的奇特魅力,他们是最早食用及懂得种植及加工处理可可豆的族群,可可果实在当时也被喻为“长在树上的黄金”。
可可豆的种籽经过发酵烘培后再磨成粉末,加入其他香料辣椒、香草及水,调制成玛雅人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才饮用的特调饮料。
除了玛雅族,另一中美族群阿兹特克人发现可可豆除了能调制出含有力量的饮料,而另一惊人用途,则是可可果实变成名副其实“长在树上的黄金”,成为交易货币。
16世纪西班牙人的侵略,除了大肆抢夺以及强制原住民为奴,并且也将天花、麻疹等瘟疫传入中美洲,许多毫无免疫功能的族群于感染后瞬间灭绝。
西班牙人将可可豆以及调制饮料的配方带回国,为了不让消息走漏,这个盗取的秘密特制饮料还被隐藏了长达百年之久。
可可饮料原有的苦涩不是西班牙人所喜好的滋味,西班牙人嗜甜,难以下咽的苦水,在加入蜜糖或蔗糖所调制出来的味道,才真正征服了西班牙人的味蕾。
传教士的不经意走漏风声,改良后的可可饮料逐步征服了欧洲大陆各国,从此改变了可可豆的命运,也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选择。
1674年,可可粉第一次被使用为烘培蛋糕的材料;后来再经过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1847年则是巧克力演变的历史性时刻,英国人Joseph Fry将可可饮料正式变成第一块能咀嚼食用的块状巧克力。
块状巧克力至此不仅风靡了欧洲各地,二十世纪初被引进美国后,美国人也开始为之疯狂。
手工巧克力
有品牌的高级巧克力在新加坡随处可见,虽然外表精致如手工巧克力,但多数是半机械量产居多。而由经验丰富的巧克力大师亲手制作的限量手工巧克力,在新加坡已不多见。
巧克力大师所选用的黑巧克力,产地特性和味道,含量的多寡,他们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各自的偏爱。
凡是手工制,几乎都与Garnache“甘纳许”脱离不了关系。甘纳许普遍被使用来制作各种手工巧克力内陷、松露巧克力、糕点的涂层等等。
甘纳许属古老的制作手艺,将原巧克力块弄碎后加入鲜奶油、上等法国牛油或可可脂,以小火将巧克力块搅拌直到完全溶化。隔火后,还要不停地搅拌,让巧克力的质地变得柔和,口感更滑顺。
夹心巧克力(Praline)
夹心巧克力是巧克力大师展现个人手艺的作品,巧克力内陷的多样变化,将各种果香、香料、茶、咖啡或酒类等味道与甘纳许做结合。巧克力外层鲜艳的上色,则凸显巧克力大师的个性及创作的趣味性。
来自美国密西根州的巧克力大师Ryan Witcher, 将他在世界各地知名酒店服务多年的糕点制作的丰富经验带到新加坡。
出任滨海湾金沙酒店糕点厨师,他于制作巧克力上除了来自传统产地的巧克力原料,也特别选用了来自爪哇的巧克力来创作。
他形容,爪哇产的巧克力与其他赤道地区生产的特质不一样,融合性强又不抢味是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使用来制作夹心巧克力则更能凸显夹心内陷的味道,以达到口齿留香的境界。
Sweet Spot
Marina Bay Sands
Tower 3 Hotel Lobby
松露巧克力(Chocolate Truffle)
黑巧克力的魅力相当特殊,当你晓得细品又喜欢回甘的滋味。不含其他多余成分,纯净、顺滑的口感,松露巧克力是最能展现黑巧克力特点及魅力的典范。
本地手工巧克力品牌Truffs,所制作的松露巧克力就以不同产地及含量来展现黑巧克力的特质。
含量55%的厄瓜多尔(Equateur)黑巧克力的松露巧克力,味道偏甜,对于尚未克服黑巧克力口感,喜欢甜味牛奶巧克力的食客所特别调制。
含量66%的安的列斯群岛(Antilles)黑巧克力的松露巧克力,其特色在于味道中带有坚果的香气和口感,非常讨喜及受欢迎的松露巧克力。
含量70%的洪都拉斯(Honduras)黑巧克力所制成的松露巧克力,味道微酸及回甘的特质,是迷恋黑巧克力味道的必然首选,适合用来搭配红酒。
Truffs除了制作松露巧克力,黑巧克力蛋糕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以三种不同含量的黑巧克力调配的甘纳许,厚达1公分的甘纳许配搭湿润的蛋糕,若单从外表来判断,会给予饱腻感的错觉。直至将它送入口中,才会被它完全折服。
Truffs
179a Telok Ayer Street
Singapore 068627
《品》第六期 2013年11月刊载
身边不乏喜欢吃巧克力的朋友,听他们说是因为有抗压的效果。
城市生活步骤紧张,纯黑巧克力当中含有苯乙胺及矿物镁等成分,确实能缓和紧张情绪和抗忧郁。
巧克力向来被视为“力量”的来源,许多运动员饮用可可饮料,除了暖胃,也补给热能。
现今巧克力容易购得,但多属一般工厂制作的牛奶巧克力;含量浓度纯的手工巧克力,一般消费者不理解何以价钱会如此偏高,可可含量浓度高的纯黑巧克力,除了一味喊苦,也不全然懂得欣赏。
的确,于阿兹特克语,巧克力一词正是“苦水”的意思。
朋友说一般高压紧张的日子,摆在抽屉里供解馋的,多数是超市购买工厂制的巧克力。
至于制作精巧的手工巧克力,则是特别日子才会犒赏自己的奖励。
近年售卖手工巧克力的店家在新加坡不易寻找,这类被贴上昂贵标签的手工巧克力,在一般消费者眼中属高级零食,唯有懂得欣赏巧克力的食客才会细细去品味。
浅说巧克力历史
追述巧克力的演变历史,亦可见识一颗颗看似毫无杀伤力的可可豆,背负着人命用来陪葬的黑暗面。
为了拥有它,无论是早期的拉丁美洲或后期开始种植可可树的非洲,经历好几个世纪,成千上万条人命不断的牺牲。
纵然是现代,仍然有不公平的剥削事件继续地在发生。
在巧克力的演变过程中,早期它全然以饮料的身份出现,直到近19世纪中期才变成现代人喜爱的块状巧克力。
拉丁美洲的玛雅人早在西元250至900年已经发现可可豆的奇特魅力,他们是最早食用及懂得种植及加工处理可可豆的族群,可可果实在当时也被喻为“长在树上的黄金”。
可可豆的种籽经过发酵烘培后再磨成粉末,加入其他香料辣椒、香草及水,调制成玛雅人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才饮用的特调饮料。
除了玛雅族,另一中美族群阿兹特克人发现可可豆除了能调制出含有力量的饮料,而另一惊人用途,则是可可果实变成名副其实“长在树上的黄金”,成为交易货币。
16世纪西班牙人的侵略,除了大肆抢夺以及强制原住民为奴,并且也将天花、麻疹等瘟疫传入中美洲,许多毫无免疫功能的族群于感染后瞬间灭绝。
西班牙人将可可豆以及调制饮料的配方带回国,为了不让消息走漏,这个盗取的秘密特制饮料还被隐藏了长达百年之久。
可可饮料原有的苦涩不是西班牙人所喜好的滋味,西班牙人嗜甜,难以下咽的苦水,在加入蜜糖或蔗糖所调制出来的味道,才真正征服了西班牙人的味蕾。
传教士的不经意走漏风声,改良后的可可饮料逐步征服了欧洲大陆各国,从此改变了可可豆的命运,也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选择。
1674年,可可粉第一次被使用为烘培蛋糕的材料;后来再经过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1847年则是巧克力演变的历史性时刻,英国人Joseph Fry将可可饮料正式变成第一块能咀嚼食用的块状巧克力。
块状巧克力至此不仅风靡了欧洲各地,二十世纪初被引进美国后,美国人也开始为之疯狂。
手工巧克力
有品牌的高级巧克力在新加坡随处可见,虽然外表精致如手工巧克力,但多数是半机械量产居多。而由经验丰富的巧克力大师亲手制作的限量手工巧克力,在新加坡已不多见。
巧克力大师所选用的黑巧克力,产地特性和味道,含量的多寡,他们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各自的偏爱。
凡是手工制,几乎都与Garnache“甘纳许”脱离不了关系。甘纳许普遍被使用来制作各种手工巧克力内陷、松露巧克力、糕点的涂层等等。
甘纳许属古老的制作手艺,将原巧克力块弄碎后加入鲜奶油、上等法国牛油或可可脂,以小火将巧克力块搅拌直到完全溶化。隔火后,还要不停地搅拌,让巧克力的质地变得柔和,口感更滑顺。
夹心巧克力(Praline)
夹心巧克力是巧克力大师展现个人手艺的作品,巧克力内陷的多样变化,将各种果香、香料、茶、咖啡或酒类等味道与甘纳许做结合。巧克力外层鲜艳的上色,则凸显巧克力大师的个性及创作的趣味性。
来自美国密西根州的巧克力大师Ryan Witcher, 将他在世界各地知名酒店服务多年的糕点制作的丰富经验带到新加坡。
出任滨海湾金沙酒店糕点厨师,他于制作巧克力上除了来自传统产地的巧克力原料,也特别选用了来自爪哇的巧克力来创作。
他形容,爪哇产的巧克力与其他赤道地区生产的特质不一样,融合性强又不抢味是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使用来制作夹心巧克力则更能凸显夹心内陷的味道,以达到口齿留香的境界。
Sweet Spot
Marina Bay Sands
Tower 3 Hotel Lobby
松露巧克力(Chocolate Truffle)
黑巧克力的魅力相当特殊,当你晓得细品又喜欢回甘的滋味。不含其他多余成分,纯净、顺滑的口感,松露巧克力是最能展现黑巧克力特点及魅力的典范。
本地手工巧克力品牌Truffs,所制作的松露巧克力就以不同产地及含量来展现黑巧克力的特质。
含量55%的厄瓜多尔(Equateur)黑巧克力的松露巧克力,味道偏甜,对于尚未克服黑巧克力口感,喜欢甜味牛奶巧克力的食客所特别调制。
含量66%的安的列斯群岛(Antilles)黑巧克力的松露巧克力,其特色在于味道中带有坚果的香气和口感,非常讨喜及受欢迎的松露巧克力。
含量70%的洪都拉斯(Honduras)黑巧克力所制成的松露巧克力,味道微酸及回甘的特质,是迷恋黑巧克力味道的必然首选,适合用来搭配红酒。
Truffs除了制作松露巧克力,黑巧克力蛋糕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以三种不同含量的黑巧克力调配的甘纳许,厚达1公分的甘纳许配搭湿润的蛋糕,若单从外表来判断,会给予饱腻感的错觉。直至将它送入口中,才会被它完全折服。
Truffs
179a Telok Ayer Street
Singapore 068627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品》第六期特稿之二:Tosca 意大利餐厅(香港)
(原稿)
《品》第六期 2013年11月刊载
照片提供:Ritz Calton,Hong Kong
米其林二星主厨Pino Lavarra,于2013年5月受委托出任香港Ritz Carlton酒店意大利餐馆Tosca主厨。
位于香港Ritz Carlton酒店102楼层的Tosca,不仅于味觉上得到全面的享受,维多利亚海港的无敌海景更是让人饱览无遗。
餐馆灵魂人物Chef Pino,这位被美国优质服务协会誉为世界最佳厨师之一,自2002年在先前服务过的意大利餐馆Rossellinis荣获米其林一星级殊荣,并成为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转捩点之一。
随即被世界各地老饕的点名赞赏,他服务4年的Rossellinis餐馆,在2004年再次荣获米其林二星级的奖项殊荣。
出身于意大利南部最古老城镇之一普利亚(Puglia),由于母亲是学校厨师,对于烹饪他也充满热诚,14岁已经开始在烹饪学校开始学艺。20岁他便离开意大利到其他欧洲国家探索其他文化以及烹饪技巧,并且有不少的机会与其他厨师合作及学习。
而职业生涯转移到亚洲对他更是一种启发,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期间,学习了不同香料的运用以及东南亚独特的烹调技巧,这些各式不同的经验,在他未来的创作上都有一定的贡献。
1997年,他随名厨Anthony Genovese 回返意大利南部阿玛尔菲海岸(Amalfi Coast),也因此爱上地中海风味及天然海产品,同时也成为他日后烹调的主要风格。
对于能迁移到香港,经验丰富的Chef Pino将此机会视为美梦成真,他将会把比较罕见的意大利南部特色菜肴介绍给客人。同时,他也会呈现一系列经典食材以现代崭新的烹调方式来创造新颖菜色,以求展现Tosca另一层次的高超水平。
于这一季的菜单,Chef Pino 特别推荐两道精致梦幻的菜肴给予客人。
地中海红虾切片、鱼子酱、烤带子、香茜意粉配搭海鲜高汤特制的“海洋提拉米苏”以及剑鱼片卷手工制罗勒意大利粉、墨鱼丁拌黑橄榄油。这两道新菜肴势必俘虏客人的味蕾。
Tosca 意大利餐厅(香港)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六
午餐- 12 p.m. to 2:30 p.m.
晚餐- 6 p.m. to 10:30 p.m.
星期天
早午餐- 11 a.m. to 3 p.m.
晚餐- 6 p.m. to 10:30 p.m.
网址:http://www.ritzcarlton.com/
《品》第六期 2013年11月刊载
照片提供:Ritz Calton,Hong Kong
米其林二星主厨Pino Lavarra,于2013年5月受委托出任香港Ritz Carlton酒店意大利餐馆Tosca主厨。
位于香港Ritz Carlton酒店102楼层的Tosca,不仅于味觉上得到全面的享受,维多利亚海港的无敌海景更是让人饱览无遗。
餐馆灵魂人物Chef Pino,这位被美国优质服务协会誉为世界最佳厨师之一,自2002年在先前服务过的意大利餐馆Rossellinis荣获米其林一星级殊荣,并成为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转捩点之一。
随即被世界各地老饕的点名赞赏,他服务4年的Rossellinis餐馆,在2004年再次荣获米其林二星级的奖项殊荣。
出身于意大利南部最古老城镇之一普利亚(Puglia),由于母亲是学校厨师,对于烹饪他也充满热诚,14岁已经开始在烹饪学校开始学艺。20岁他便离开意大利到其他欧洲国家探索其他文化以及烹饪技巧,并且有不少的机会与其他厨师合作及学习。
而职业生涯转移到亚洲对他更是一种启发,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期间,学习了不同香料的运用以及东南亚独特的烹调技巧,这些各式不同的经验,在他未来的创作上都有一定的贡献。
1997年,他随名厨Anthony Genovese 回返意大利南部阿玛尔菲海岸(Amalfi Coast),也因此爱上地中海风味及天然海产品,同时也成为他日后烹调的主要风格。
对于能迁移到香港,经验丰富的Chef Pino将此机会视为美梦成真,他将会把比较罕见的意大利南部特色菜肴介绍给客人。同时,他也会呈现一系列经典食材以现代崭新的烹调方式来创造新颖菜色,以求展现Tosca另一层次的高超水平。
于这一季的菜单,Chef Pino 特别推荐两道精致梦幻的菜肴给予客人。
地中海红虾切片、鱼子酱、烤带子、香茜意粉配搭海鲜高汤特制的“海洋提拉米苏”以及剑鱼片卷手工制罗勒意大利粉、墨鱼丁拌黑橄榄油。这两道新菜肴势必俘虏客人的味蕾。
Tosca 意大利餐厅(香港)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六
午餐- 12 p.m. to 2:30 p.m.
晚餐- 6 p.m. to 10:30 p.m.
星期天
早午餐- 11 a.m. to 3 p.m.
晚餐- 6 p.m. to 10:30 p.m.
网址:http://www.ritzcarlton.com/
Friday, March 22, 2013
森品堂:台北晶华饭店「Robin’s Teppanyaki」
(网络随聊)
备注:基于餐馆内灯光昏黄,导致照片效果不佳,敬请见谅。
这家铁板烧餐馆,说实在的已是促使我回台北的目的之一。
第一次前往已经让人印象深刻,原本是有点自私想「暗盖」私藏不分享,但每每看到那组诱人的照片,也实在不忍心独享。这次回台北,Robin’s则是我唯一要求预先定位的餐馆,纵然有友人千方百计极力要推荐到另一家餐馆,我仍坚持着一定要再前往,不为什么,若这次前往其水准有所下滑的话,那我就没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令人感到庆幸的是水准不仅没下滑,反而让我有更充份的理由回来台北,为了就是吃到好吃的铁板烧。不是说新加坡没有铁板烧,但我要的是师傅在烹调时的那份「专注」,同时在其他配菜上更多时候是让我吃到惊喜,台湾新培育出来的菜种或山菜。
这也是在新加坡感受不到的,基于蔬果类都属进口,在食材上就完全依赖供应商所能提供的,无疑在选择上则显得非常乏味。过往一般国人常认为我们很幸福,喜欢的食材管它来自哪里都能把它引进,而今即使你真的很有钱,想引进也未必办得到,许多卫生或管制上的问题需要处理。再加上运输成本,原本不怎么贵的食材为了食材的保鲜,价钱宛如坐上火箭。
新加坡最受欢迎的肉类为鸡肉,牛肉还排在海鲜和猪肉之后,所以国人对于牛肉的认识只能说属一般水平,超市所售卖的牛肉多进口自澳洲,固然也有美国牛,但需求量也不多。和牛的推广是因为近年由日本餐馆所引进,以至和牛才逐渐被食客所认识。
铁板烧近些年在新加坡也不见普遍,早前一些商场还能见着,而今则是不见踪影。高档的铁板烧至今也不多,还真是相当恼人。
由于有友人陪伴,我们各自点了一份来做比较,澳洲和牛菲力排以及美国肋眼套餐,套餐包括汤、前菜、沙拉、主菜、当令蔬菜和甜点。我选择了澳洲和牛菲力排、法式洋葱汤、前菜则选择了煎鸭肝;友人则选了美国肋眼套餐、龙虾汤、前菜选择了明虾带子来搭配。
固然说是要做比较,但除了主食我们都有品尝以外,其他如汤、前菜都决定不交换,主要是还有另外一组日本客人同桌,我们放弃做交换的动作……。
友人对其龙虾汤赞不绝口,说是其汤鲜甜且不带龙虾的腥味,而当中的龙虾肉块肉质爽口不老。而我点的洋葱汤也不让我失望,固然上头摆了块面包及乳酪一同烤,但其汤则清澈不浑浊,洋葱的甜让人非常迷恋。我原本不想选鸭肝,我连鹅肝都不碰了,但不想重复选择所以才点了它。鸭肝固然味道不会过于浓烈到让我无法接受,但它所渗出的油脂则相当的较多……还蛮感谢沙拉的上场,至少把嘴里那油腻的口感给去掉。
我亲眼看着我点的那块菲力牛排从鲜美粉红的色泽到它外层转变诱人的褐色,当师傅把牛排切开,外层少于2厘米的褐色裹住里头那美艳的红润色泽,我当下都快要疯掉了,那四分熟菲力牛排的功力展现于眼前时,许多师傅都未必掌握得恰当。
由于牛肉一摆在面前我就一直在拍照,师傅怕我一直拍照而浪费好食材,不断催促我快吃,这点反倒是让我感觉相当贴心。喜欢其肉质,入口鲜嫩,而且更重要的是无腥味,若太熟反而会浪费了这优质的牛肉。友人的肋眼被切成小块状,仅是用海盐来提味就让让人感到相当满足。
当天的当令蔬菜上的是丝瓜、南瓜以及竹笋,固然仅是加水在加盖焖熟,三种蔬菜当中那竹笋则让人以外的吃到竹笋的清甜,让我对竹笋的印象有所改观。
我从不曾对台湾的甜点感到失望,而这道煎乳酪蛋糕则让人喜出望外,外酥内柔香气饱和再搭一球的香草雪糕,那满足则清楚的写在我脸上。
Robin's Grill Teppan Lounge
地址: 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二段41号1楼
电话: +886 2 2523 1321
网站: Regent Taipei

Labels:
Hotels,
Iphone4,
Restaurants,
Taipei,
Taiwan,
Teppanyaki
Subscribe to:
Posts (Atom)